天兵在1917_349 普洛耶什蒂(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49 普洛耶什蒂(2) (第2/8页)

无用功,几乎没能给罗马尼亚的石油产业造成任何打击。最后一次对普洛耶什蒂的轰炸是1941年7月14日晚上,六架伊尔-4在750米的高度对菲尼克斯.奥里昂炼油厂进行了轰炸,奇迹般的摧毁了18座储油罐,令该工厂停工数周。

    不过在此之后,红空军就基本放弃了对普洛耶什蒂的轰炸,而改为长期的空中侦察,企图搞清楚普洛耶什蒂的炼油厂和油田的具体分布之后,再发动攻击。

    只不过罗马尼亚人和德国人也不傻,是断然加强了这个方向的空中力量,不光是严防死守拦截和打击苏联的侦察机和轰炸机,还在普洛耶什蒂的几个重要炼油企业布置了相当的防空力量。

    经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阿尔克斯尼斯不得不放弃了立刻去打击普洛耶什蒂的计划,至少是不能正面硬闯的。

    这还是第一个原因,而第二个让阿尔克斯尼斯不得不慎重的原因则是来自于远程航空兵本身。不管是图-3还是pe-8,都只适合高空轰炸,而大家都知道,高空轰炸的精度实在是有够呛的。从历次演习和测试的情况看,高空轰炸基本不具备精确打击点目标的能力。

    而对普洛耶什蒂的轰炸,又的的确确需要精确打击的能力,如果想用地毯式轰炸解决问题,那么就如福斯特所言,两百架轰炸机都是远远不够的。可能需要数千或者上万架次的轰炸才能解决问题。

    很显然,红空军的远程航空兵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就算有,也不敢盲目的投入。毕竟一旦德国人发现红军摧毁普洛耶什蒂的想法又死灰复燃了,那么必然将陡然增强这个方向的防空能力。那时候就算有那么多轰炸机,投进去也会损失惨重。

    阿尔克斯尼斯的想法很简单,必须一次性地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