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1 电子战(上) (第3/8页)
进了仓库发霉,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飞行员愿意带着它升空作战。 不过美国飞行员很快就受到了教训,在1966年七八月间,随着越南的防空导弹数量越来越多,第355战术战斗机联队的战损率达到了顶峰。在这灾难性的两个月里,该联队一共损失了27架f105,占其飞机总数的一半。 严酷的战斗环境让一线飞行员改变了想法,他们终于愿意按照条例安装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升空作战。那么效果如何呢?好得惊人。10月8日,美军攻击越南原溪的储油区。在这次具有极高危险性的作战行动中,越南的地空导弹部队从不攻击挂有吊舱并实施干扰的飞机,而是集中火力攻击没有干扰能力的编队。 经此一役,美国飞行员顿悟了,那是抢着要给自己的飞机装上干扰吊舱,没有干扰吊舱甚至拒绝升空执行任务。有一个数据也能说明电子干扰吊舱的成功,在使用qrc-160a-1电子干扰吊舱之前的六个月,美军被击落了72架f105,而在使用吊舱之后的六个月,哪怕是北越的防空导弹数量直线上升,美军依然只损失了23架f105。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除了说明电子战的重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阐明一个观点,先进的战术思想和先进的武器同样重要,光有后者,前者跟不上也是白搭。 要知道,美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进行了卓越的电子战,并编制出了一批相应的战法。在对德日的战略轰炸中,美国空军可以说经历了全面的、高强度的电子战。但就是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在越战中美国空军的飞行员对电子战的重要性认识依然很薄弱,其观念之陈旧令人咋舌。 《美国电子战史》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