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九章 那么,谁才是反贼? (第5/9页)
重点是那些做过清朝大官的致仕官员。 如前刑部侍郎郭某被陈辉祖亲自上门劝捐,面对陈辉祖灭族的恐吓,郭某不得已捐了30万两。 不过主动给兴汉军捐钱的也不乏其人。 曾做过苏松道的荆州人刘某就主动给兴汉军捐银10万两,并对陈辉祖道如果兴汉军不对民间sao扰,不对湖广境内的退休官员迫害,他还可出面劝捐。 并劝说兴汉军万不可如当年李自成般对士绅大行拷掠,那样的话,汉室复兴恐成昙花一现。 这个刘某倒是有点真心光复汉室的想法,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不便也不敢如陈辉祖这般公开归降。 陈辉祖也不难为刘某,同意其的要求,再三要求驻防荆州的兴汉军不可扰动士绅。 于是在刘某的奔走下,荆州的清廷退休官员和地方士绅一共为兴汉军捐了白银158万两,粮食万石,另筹集棉衣万余件。 除劝饷外,陈辉祖又重建了府、州、县三级衙门,还劝说了不少避祸的清朝官员出来做官,加上清点藩库,统计缴获,又得银数百余万两。 其它钱粮照常征解,土膏照捐照常开办,厘税盐税一律照旧征收,所有各处公款公产,一律清查,随时提用。 种种政策配以兴汉军的强力手段,真就半年时间理清了兴汉军的财政难题,虽各处钱粮支应仍嫌不足,但足以支撑战事所需。 令得兴汉军统帅顾师道对陈辉祖刮目相看,称:“得辉祖一人,如得半壁。” 解决钱粮问题同时,陈辉祖又力谏整顿军纪。 由于前番兴汉军扩充太快,人员组成复杂,有大量降兵散勇、地痞流氓充塞其中,因此除精锐核心外,其余各部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