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五章 贾部堂 (第2/5页)
,可以说这年代最权威的关于领导干部的第一手材料。 类似这种官员简历表其实京师有很多,因为这种领导干部材料非常有市场。 吏部就有官员专门勾结外面人对外批发官员档案,客户主要是外地官员,售价不菲。 只是这些人制作的官员表相对栓柱做的这份,显得有点业余。 提笔在老舒名字上面打了个叉后,贾六又翻看名次在后面的副都统伍什布、头等侍卫伊琳等人的履历。 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家族关系先进宫当的侍卫。 同样,这些人的名字也被贾六打了叉。 准备合上时,无意看到栓柱将和珅排在了第二十一位。 对这個排名,贾六认为是客观的,毕竟和珅虽被老四鬼子提拔进了军机处,当了内务府大臣,但任职期短,属于火箭提拔,短期内不好对和珅的排名给出更加准确名次。 合上薄子后,贾六准备过完年让栓柱更新一下,因为满城不祥事件导致大批中央官员遇难,已经影响到了这本书的全面性。 比如老富现在的排名肯定不是第二十一,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随手将过时的生死薄扔在另一本《大清除贼录》上面,同生死薄不同,除贼录主要是金川军中满汉将领的排名以及履历。 入选此书的标准是年轻、官大,能打。 当时编书时录入其中的八旗将领多达两百多,厚达25页,然而现在这本书基本被淘汰了,翻开来看每页上面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