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二章 竖子,焉敢污我清白! (第3/5页)
的镇子有青砖路基,几乎清一色水泥路。 就是不下雨漫天扬灰,一下雨就膝盖深的“水泥路”。 这个现象不是直隶一省独有,而是全国各省都差不多。 想要富,先修路。 为此,贾六准备主抓一下道路建设工程。 这个可不是单单的政绩工程,是实际关系百姓民生的大事,也是直隶工业化的基础。 没有路,矿产运不出来,货物运不出来,北洋通商的事怎么搞? 任何时代,搞活经济的前提就是得有路。 所以贾六特意给老杨写了一封信,提出拟在直隶修两条南北、东西向的主干道,另外在全省范围建设县县通工程,就是拓宽县与县之间的道路。 南北向指由直隶最南边大名府的东明县到最北端的多伦厅,全长近千里。 东西向指正定府阜平县到天津塘沽口,全长五百多里。 既是主干道,当然就得宽,所以必须是对向六车道,以满足日后大宗货物运输。 历朝历代,修路都是大事,有修一里路死多少人的说法。 原因是修路纯靠人力。 对百姓而言就是苦役。 为了让百姓心甘情愿参与修路,贾六准备自掏腰包垫资,用“以工代役”的办法解决道路修建的劳役问题。 说白了,就是给参与修路的百姓发工资,发食物,发工具,而不是如过去那般什么也不给,让百姓自带干粮去服苦役。 两条主干道加县县通工程,保守估计至少三百多万两开支。 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