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五章 打八旗 分田地 (第6/7页)
打压粮商,压制粮价的结果就是让灾民们连口高价粮都吃不上,要不等死,要不就是造反。 所以,贾六提出“补差”方案。 让商人们赚到合理利润,保持积极性,同时也不让百姓利益蒙受巨大损失。 说白了,比如临渝县现在的粮价是三文一斤,商人要赚钱,也要运输费用,损耗等,那可以允许他们的粮食售卖价在十文或者更高一些,但要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值内。 然而百姓购买的粮价仍维持在三文,或者五文,其中的差价就由官府承担,就是他贾六这个直隶总督来承担。 如此做法,再加上地方自救,当是能度过灾荒,确保灾民不会变成流民,流民不会变成流寇。 至于需要补多少差,填多少银子进去,贾六只能咬牙默默承受。 谁让他是直隶百姓的青天老爷呢。 丁庆想了想,道:“如果大人执意如此,那卑职建议可以给各地粮商一个诱饵。” “诱饵?” 贾六不太理解。 “就是甜头的意思,” 丁庆解释大人正在搞北洋通商,而通商就需要大量商人前来天津与西洋各国开展贸易。 众所周知海贸有巨利可图,如此总督大人是不是可以海贸特许经营为由,让那些商人以低价甚至赔本来完成这次救灾的计划呢。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丁主任很有顶戴商人的前途啊。” 贾六真是对丁庆刮目相看,虽然对方是副主任,但他向来不对任何人使用副这一称呼。 这个方案很眼熟,似乎那位顶戴商人就是靠赔本运粮同左大帅搭上关系,从而一发不可收拾的。 建议很好,非常之大胆,也非常之漂亮。 粮食就是高价卖上天,能和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