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五章 打八旗 分田地 (第3/7页)
高产量了。 也正是因为科技,才让中国人民彻底吃饱饭,告别忙时吃干,闲时喝稀的苦日子。 所以要感谢科技,而不是端起碗来吃饭,放下快子骂娘。 现在的粮食产量,那真就是极度危险的,万一减产属实,后果更是严重。 顾不得多想,贾六立即对周围村庄展开随机调研,发现大多数家庭的人口不是五人,就是六人。 也就是一对夫妇供养三到四个子女。 不包括老人,老人一般都是自己种几三亩地,实在种不动了轮流平均在儿子家过,或专门在一家,其余子女给予粮食补贴。 子女多,其实跟传宗接代这个思想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因为没有措施。 有两家子女更是多达九个,十个。 贾六只能取平均情况估算。 按一个人一顿吃四两饭算,一天两顿就是八两,一家五口一天就得四斤米,一年需要1400斤米,就是一个家庭至少需要种五亩地才能保证一年口粮最低需求。 却不包括上交国库的田税,以及府县的各种苛捐杂税,以及其它需要拿粮食换取的生活物资,如油、盐、菜rou、穿的衣服、鞋子、农具什么的,所以一个家庭至少要种十亩地才能保证一家老小不被饿死。 想发财是不可能的。 这还是照年成最好时的粮食产量计算。 现在京畿以东地区因为天气原因造成庄稼减产,意味下半年至来年开春之前,京畿以东诸府肯定会有粮荒。 如果不妥善处置,弄不好就会饿死人。 不死人,是贾六对官员的最低要求。 出了这种事,那就得杀头,不是你地方官员说工作不到位就能搪塞湖弄过去的。 正与丁庆等商量如何提前预防有可能到来的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