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章 终于能卖国了 (第2/4页)
鞑靼统治者感到反感。 另外,就是西洋各国的武装商船引起了清廷的警惕。 前两广总督杨应琚曾奏报:“洋船高大如屋,来去无常,尤其是船上装载炮械,云集天朝上港。” 这些清军从来没有见过的武装炮船,对于不重视水师的清军而言,无疑是个巨大威胁。 “海防宁静高于一切”,是康雍乾三朝对海防的基本态度。 当年为了对付明郑据守的台湾,康熙甚至下令沿海居民内迁,使得东南沿海数百万汉人死于非命。 反之,对北疆则是不遗余力,祖孙三代历经百年才算解决了准噶尔。 这一点,同后面清廷重海防而轻塞防,截然不同。 也就是在这个关键节点上,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名中国通、汉语名为洪任辉的英国人,乘坐一艘三尾小洋船“成功号”到达天津大沽海口。 也就是贾六现在所处的区域。 大概也是第一艘到达中国北方沿岸的英国船只。 洪任辉北上京师的目的是奉英国东印度公司之命,到清廷控告粤海关腐败勒索和广东洋行的垄断贸易。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也就是来告御状的。 由于洪任辉自报身份是英吉利四品官,目的是向北京申冤,面对这样一个似乎具有外交使命的英国官吏,大沽口的清军将领只能层层上报。 清廷受理这桩洋人告御状案,洪任辉呈上一篇诉状,罗列粤海关七项罪状。 同时,代表英国东印度公司提出大清开放海禁,实现两国自由贸易的要求。 审理结果是时任粤海关监督的李永标被撤职查办,洪任辉也以“违例别通海口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