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_第五百九十九章 以后我不收礼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九章 以后我不收礼了 (第2/8页)

多。

    不过一般意义上从七品以上才能叫官,从七品以下只能叫吏。

    通常一个县的佐贰官就三到四人,一是县令,二是县丞,三是主薄,四是典史。

    县令主抓全面工作;

    县丞主管赋税、人口;

    主薄负责水利、粮马、派差;

    等于两个副县长。

    排名以资历为标准,通常是由举人担任。

    有些大县、发达县高配进士。

    典史则负责缉捕,也就是公安局长。

    四人中,典史不是官,而是吏的头目,没有品级,属不入流。

    三班六房的“三班”指的是“皂、壮、快班”,其实就是衙役、乡捕,类似刑侦、治安、税务局的机构。

    里面的人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属于帮闲。

    只不过这些帮闲有国家发给的衣服,掌握了国家赋予他们的某些特殊权力。

    没有这身衣服,谁都敢打。

    有,马大佬见着了都得绕道。

    “六房”指的是吏、户、礼、兵、刑、工房,全面覆盖一个地方大到生死,小到吃喝所有环节。

    办事员叫书办胥吏,需要一定文化,最低也得是个童生,因为六房需要一定的业务能力。

    封建时代,三班可能时有更替,六房基本上是被地方乡绅垄断的行业。

    家里没点关系的想进都进不了。

    县往上州府乃至省,都配有三班六房这个僚属机构,只是叫法不同。

    国家运转明面上看起来是一层层的官负责,实际则是一层层的僚属机构从上而下施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