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 (第3/4页)
相的群众就跟到了徐三土的公众号,在评论里指责她不要脸,连古人都不放过。 徐思垚哭笑不得,为此把陆机和江淹现存的所有作品都列了出来,甚至查了许多论文资料,以证明他们并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叫。 她的申明文章写得很谦虚,言语间没有丝毫的抱怨和愤怒,甚至带着那么点谦卑恭敬,不敢与陆公、江公相提并论,再加上权威的资料和证据,网友们这才消停下来,反而对徐三土的好感度又高了一层。 第二十九章 自从徐三土这个名字火了以后,有很多编辑来联系徐思垚,有的是为杂志约稿的,有的是想签约出版的。 徐思垚知道自己写文的速度,为了保持微信公众号的更新,她不可能一下写太多稿子,于是大多数都推了。 因为她之前给投过稿,和编辑也相对比较熟,写了一篇关于冯延巳的词作鉴赏和一篇关于盛唐气象的散文。 这次过初审和终审都很快,徐思垚没等两天就收到了结果。她就和苏烨在电话里感慨,“约稿函上说是匿名审稿,看来是假的。” 苏烨咔吱咔吱吃薯片,含含糊糊说:“哪有那么多匿名,老作者肯定比新作者容易过稿,你这算是混出头了。” 徐思垚叹了口气,“哪有那么容易,大家也就一时新鲜而已。”她心里一直有种隐忧,自己对古代文学其实算不上有很深的研究,只是以前生活在那种语境里而已,现在读者乍一看到觉得新鲜,过段时间也会有审美疲劳,更何况她的散文和生活关系不大,很难引起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