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_第三百七十八章 熙和殿中,政争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八章 熙和殿中,政争再起 (第5/12页)

命,本该以命抵命,以正国法纲纪,如今却得贾珩携微末之事而面陈圣上,圣上碍于情面,只能网开一面,而贾珩得大义灭亲之美名,薛家子则得以轻判,言瑄,你不觉得可疑吗?”

    齐昆皱了皱眉,道:“恩相,贾子钰主事京营,难道不是因为他立下平乱之功?”

    “如非宁国之主身份,圣上会让他一黄口孺子执掌京营?”左副都御史彭晔,嗤笑一声,也不知是对贾珩不屑,还是对着齐昆。

    齐昆闻言,目现思索,须臾,道:“彭大人之言,不无道理。”

    杨国昌目光忧心忡忡,说道:“此子少年得志,将来于我大汉社稷,是祸非福。”

    此言一出,齐昆脸色倏变,惊疑不定道:“恩相,这……我朝自开国以来,从无此事,想宁荣二公当年也是少年掌军,恩相此言,是否有些过虑了?”

    杨国昌摇了摇头,道:“明年,李阁老赴北督师,京营多半由此人掌管,如此年纪,心性不定,但为有心之人收买、拉拢,危殆社稷,后果不堪设想,至于宁荣二公累受皇恩,原非庶子寒微可比。”

    如果是太平盛世,这等人自不可得机会,但如今的大汉,内忧外患,再让此等人掌握兵权,只怕将来会有cao莽之事重演。

    齐昆面色凝重,一时默然。

    杨国昌冷声道:“不管如何,这贾子钰需得压一压。”

    永业坊,棠桥胡同

    夜色晦暗,书房内一灯如豆。

    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李瓒,正在屋中拿着一本书,借着灯火凝神读着,几案上早已放着写好的新年贺表。

    对这位隆治年间丙辰科的探花而言,这样一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