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65节 (第1/6页)
这个王浩确实是相信的,多数从事数学研究的教授,手里基本没什么经费可言,都可以说‘过得很穷苦’。 像是郑尧军这样,手里有二十万项目的博导,都可以用‘博导界的高富帅’来形容。 更何况,郑尧军手里还有个五万的小项目,钱不多但支持带学生也足够了。 不过…… 这叫能力? 郑尧军显然认为‘钞能力也是能力’,他继续道,“我还和她说,我只带了两个博士,只有你一个研究生,等你读完研,读博还能继续跟我,一个项目从研究生做到博士,到时候,博士论文肯定很优秀,也许都能评个奖。” “……画大饼?”王浩犹豫了好半天吐出三个字。 “什么叫画大饼,我这是实话实说啊!”郑尧军道,“我手下就这一个研究生,明年也不打算再招了,到时候,专注一项研究,三年、四年、五年,博士论文能评个奖什么奇怪?” 王浩认可的点头,“那也对。” 其实仔细想想,郑尧军的条件确实很吸引人,他的能力水平绝对不差,升教授也只是时间问题。 他手下只有两个博士,只带一个研究生,学生少就有时间去指点。 另外,他还是‘数学导师界’的高富帅,二十多万经费已经不少,也许今年还能再申请个优青? 到时候,经费就是百万起,给学生高补助完全没问题。 不过郑尧军得意的地方,显然不是他自身的条件,而是得意其他教授、博导,去劝胡丽丹都没成功,而他则是把胡丽丹劝的跟着自己读研。 这才是得意的地方。 其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