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3/6页)
以礼服之,岂不可笑!有的时候以暴制暴反而才是最好的手段!” “可惜如此简单明白的道理,竟有许多人看不透。”韩信怅然道,“近年来陛下亲近刘敬之流的jianian佞之人,沉湎于美色温柔的陷阱之中,毫无当年锐意进取之心。” 韩信估摸着是今天烧酒喝得多了,这会儿后劲上来,人都有些迷糊了,要不然这些话一般人在清醒的时候是不会说给樊伉这个“外戚”听的。 “遥想当年,吾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士。吾之言无人进耳,吾之计谋无人肯取。” 韩信又道:“后来离楚归汉,陛下授吾上将军印,统率数万将士,解衣衣吾,推食食吾,对吾言听计从,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吾,吾倍之不祥,虽死不易——”(此段摘抄自网络,不名出处。若有童鞋知道出处,望告之。) 韩信说着说着,也耐不住烧酒的威力,往桌上一趴,睡过去了。 樊伉看着酣声微起的韩信有些发愣。 他于历史不通,只知道韩信到死都未真正反汉。 那个时候他不明白为什么刘邦明明已经对他起了杀心,他却不反汉自救。 要知道这位军神是出了名的战斗力不够cao作凑,哪怕被刘邦夺了兵权,困于长安,只要他想谋反,留守长安护卫皇宫的南军还真不见得是他的对手。 刘邦晚年几乎都是在平叛中度过的。刘邦的亲信如周勃夏侯婴樊哙灌婴等人大半时间皆领兵在外,汉中守备空虚,以韩信素来擅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风格,随便集结一些家奴门客游侠,一顿神cao作,上演一出汉朝的玄武门之变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这个时候樊伉觉得他终于明白了。 不光是明白韩信不反汉的原因,也真正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