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3 (第3/4页)
司马徽也是颍川人,曹初曾问过他来荆州的缘由,就是因为荆州牧刘表设立学官,博求名士。 名士司马徽去了荆州,慕名而去拜访他的人就跟着去了,而荆州当地的学官又能够让他们心甘情愿留下当学子,这便是良性循环。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谁也没避讳。故而边上的司马懿听得一清二楚,不禁眉心一蹙,总觉得曹初把诸葛亮的夫人和岳父都打包带走之前是有预谋的。 你看,第一回去荆州是偶然,那第二回、第三回、第四回呢?哪来那么多偶然。 说曹初不是故意的他都不信。 忽悠走黄承彦的那些说辞指不定就是她早就想好的,一块拐走黄月英更是早有打算。 要不然,哪有今天请走个足以吸引学子去拜访的名士,明日丞相就刚巧同意像荆州那样设立学官的事儿? 其实曹cao也设立过学官,但他的方式跟刘表不一样。 郡县每满五百户就必须开设学官,选拔优秀人才进行教育。优待战死将士的亲人,授其土田耕牛,让他们入学官。 曹cao的这两个政令简直把世家得罪了个彻底。世家有族学,还能请西席,至于曹cao的这个学官,其中的好处对他们来说十分有限。 不用脑子都能想到,曹cao的这个学官并不是专门为世家设的,至于到底是给谁设的……显而易见。 兴办教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而且投入很大,曹初自然得想办法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刘表设立的荆州学官名气这么响,跟他召请来的名士有很大的关联。 司马懿的猜测并没有错,这回曹初把黄承彦请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其实她原本的打算是把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