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四章 教育和钢铁 (第8/10页)
里依旧是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 没办法,现在大楚帝国连个完整的元素表都还搞不出来…… 罗志学是告诉了早期的学生们,有铁元素,碳元素,硫元素等一大堆的元素,但是问题来了,这些元素是个啥玩意?具有什么特性? 其中一些常见的元素都还好,罗志学还能凭借记忆给他们说一说,但是很多东西其实罗志学自己也记不清楚了……毕竟他已经不是参加高考的时候了,再加上学的还是文科方向,所以高考一过,基本上都脑之脑后了……很多高中知识都已经记忆模糊了。 还有更关键的问题就是:空口无凭! 罗志学对着一块钢铁对学生们说,钢铁里除了铁还有碳,以及冶炼过程里可能混入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元素。 但是想要具体进行测量乃至进行微观观测,其实难度很大。 试验仪器不行,很多试验其实它做不了。 因此罗志学虽然早期亲自教授了不少学生,但是更多的情况是进行一定的科普,然后根据直接的记忆把所有还记得的东西都记起来。 而这些理论知识要怎么学习,怎么转化为实际的成果,那就需要数量庞大的师生以及技术人员继续想办法。 怎么说呢,至少要把各类的试验用的仪器给弄出来,才能做相关的试验啊,有了成功的试验才能够得出准确的数值啊,然后才能应用于生产啊。 林弥坚他们,其实干的就是这些事,只不过林弥坚要偏向于理论方面以及比较前沿的一些实验。 尽管到目前为止,林弥坚还无法在原理层面详细解释钢铁的微观现象,但是并不妨碍他通过多次对比的试验,得出了基本的结论:含碳量越少的钢铁越软,含碳量越高的钢铁越硬,而要想要得到适合打造各种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