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六百零四章 帝国绝不裁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四章 帝国绝不裁军 (第5/9页)

花钱的,国内抄没对象少了后,自然也要裁员降低收税的成本。

    国内统一战争后,大楚帝国的财政主要收入,就基本局限在常规财政收入上了,每年看似有大量的财政收入,但是开支也大啊,军费和各类行政费用可是多的很。

    再加上那几年大楚帝国还搞农业发展计划,恢复民生计划。

    如果不是早几年积累了一笔抄没收入,早就撑不住了。

    因此统一战争后期,其实帝国就已经开始开源节流,每年都高喊要削减军费,哪怕是东掳战役期间,都说要喊削减军费。

    而等打完了东掳后,帝国高层终于是下定了绝对,毫不犹豫的对着军费挥起了大砍刀,让军方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陆军那边为了节省军费,都是自己种田养猪种菜了……东北地区里最大的屯垦群体是谁?可不是什么外来移民之类的,而是军方的屯垦。

    从这也看的出来,大楚帝国的财政情况其实也很紧张。

    看起来很有钱,承顺十三年的时候,中央财政收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一亿一千万楚元。

    但还是那句话,赚得多花的也多。

    军费就好几千万,行政费用也是好几千,各种基础建设,比如官道以及各类港口等建设也很花钱。

    而防洪灌溉的水利设施更是个无底洞一样,源源不断地吞噬着帝国财政的资金。

    而这又不能停,甚至都不能削减建设力度,因为扶持农业,解决吃饭问题乃是帝国在多年前就敲定下来的基本国策。

    罗志学在国内统一尚未完成的时候,就已经喊出来了民以食为天的口号,帝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民众吃饱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