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9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0节 (第2/9页)

搞的一些种植园,土地成本基本不要钱,人力成本也超级低,由此导致粮食成本更低。

    你一土著拿什么和大楚帝国比粮食产业?

    楚国人刚来英伦三岛,就开始大规模销售粮食,小麦价格极为便宜,土豆更便宜……

    同时楚国人在当地收购羊毛的价格还算不错,于是乎那些地主们一算账,得,自家土地不种粮食了,圈起来当牧场养羊去吧。

    于是乎当地的粮食产业就开始大幅度萎缩了,如今在日常口粮上已经严重依赖楚国人供应的土豆。

    当然,这种粮食便宜的现象也不会持续多久,按照楚国人在海外做生意的一贯传统,过几年等把当地的粮食产业都击垮,整个英伦三道只剩下普遍满地的羊和矿山的时候,那就是粮食涨价的时候了。

    楚国人在海外做生意,一向来都是这个套路,先利用成本优势玩倾销(偶尔也会利用军事优势直接摧毁当地竞争产业),击垮当地产业后就涨价赚钱了……

    这一套东西在纺织产业里搞的最为经典,楚国的纺织商人们,三十几年前在南洋就开始这么玩了。

    同一种布匹,楚国人在当地出售的价格前后能相差十几倍……一开始便宜的要死,几年后就贵的要死。

    这一套东西,就是楚国人在英伦地区搞经济产业的基本东西,而且这也不是说特地去推动,更多的还是市场经济的那一套。

    楚国人发现这里适合养羊,跑来这里收购羊毛,这里煤炭也多,跑来收购煤炭,然后发现这里缺乏粮食,布匹等所有生活用品,又跑过来出售粮食布匹等生活用品。

    如此一搞,不用多久这小地方的经济体系很自然的就会被大楚帝国的庞大全球经济体系所捆绑。

    安通宣的煤炭开采生意,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