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8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58节 (第9/9页)



    要不然这事也不需要在参务会议里进行专门的讨论,帝国那几个最顶级的重臣们争论好半天后才敲定下来可以尝试着,收着办的基调。

    而礼教部具体负责这事的官员们也是非常谨慎,具体事项上办的非常谨慎,试图牢牢的把松江商报这种地方时效性报纸的基调。

    而帝国高层们,尤其是帝国皇帝罗志学,对礼教部的谨慎举动还是比较满意的,也不枉费罗志学这么多年一直都如此重视礼教部,多次提拔礼教部的尚书担任参务大臣,而平常时候礼教部尚书就算没能担任参务大臣,但基本也都是常年稳居协办大臣的位置。

    这个礼教部还是没让罗志学失望!

    大楚帝国里所谓礼教部,和后世里的诸多机构其实都不太不一样,从具体职权上来说,似乎是负责礼仪以及教育的机构,但实际上远不止于此。

    大楚帝国的礼教部,一开始脱胎于传统王朝的礼部。

    何为‘礼’,这指的并不是什么礼仪,虽然说各种礼仪性场合这些东西也是在礼教部的工作范围。

    但实际上传统文化里的‘礼’在含义上要更加广泛,也更加的深入一些。

    在这里要理解一句话,那就是传统的华夏文化里有这么个说法:‘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就是祭祀,就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礼’的范畴。

    同时诸多人说的‘周礼’,也属于这个礼的范畴,这个礼指的是什么,是‘制度’,甚至可以说是法律。

    华夏文化里的礼,某种程度上指的的是是制度……而不仅仅是什么礼仪这些东西。

    而具体表现出来的祭祀以及各种制度,实际上就是通过祭祀以及各种制度,来体现皇权的权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