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9节 (第8/8页)
可能有十个人左右能够读大学,其中只有两个拿奖学金,哪怕考不上奖学金,也能够咬咬牙读一个自费……只是整体基数少,所以显得人少。 而一百个普通家庭乃至底层家庭的学生里,可能就只有三五个学生最后能够读大学,因为没钱,所以能够读大学的都是拿奖学金的,但是普通家庭孩子基数太大,所以显得大学里的贫寒子弟就非常多……而且清一色拿奖学金。 只是这些对比,一般人不会关注,或者说知道了当不知道……人们总是习惯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话去说。 所以……当代的很多所谓的高收入家庭,其实对帝国目前的精英教育体系不太满意……主要就是这个奖学金制度以及高昂学费的制度。 尤其是一些自费的高收入家庭子弟,总会认为自己是出钱供养那些贱民子弟上学…… 嗯,实际上也没错。 在教育程度高昂的时代背景下,罗志学就是采用高比例奖学金,高昂自费的模式来达成一定的公平。 大楚帝国的教育制度,从来都不是为了培养人才……那只是它的附带功能,它的主要功能其实和科举一样,是为了维持群体的流通性……甚至不负责任的说,大楚帝国的教育制度,本身就是科举制度的一部分。 说白了……就是给底层的才华学子一条跨越人生的通道……顺带把一部分混的不咋地的上层人士打落下去! 人群的有升有降,才能够维持帝国的整体活力,要不然就是群体固化,负面后果可是极其严重的。 所以,大楚帝国才会有如此奇葩的教育制度……基本半数大学生都是拿全额奖学金的天才学生,还有两三层是拿半额奖学金的学生,最后两成左右才是自费生…… 这两成自费生的学费,供养了所有奖学金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