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8节 (第9/10页)
将领所诟病,认为会影响士兵的战术动作,但是这种设计在罗志学看来却是非常合理,甚至是符合枪械发展潮流的。 因为罗志学前世里所看到过的诸多枪械的图片,除了一些老古董没有下凸的弹匣外,其他的都有弹匣,哪怕是二战里的一些改进后的步枪,为了多装子弹也是有下凸的内置弹匣。 更不用说一大堆可拆弹匣的冲锋枪,机枪,突击步枪了。 所以,大楚帝国里很多当代将领们认为没有下凸弹匣的步枪,才是符合好枪的标准,但是罗志学的认知却是反过来的……所以当初就支持了近卫军换装这一款步枪。 尽管这一款步枪使用的还是十一毫米子弹,但是在罗志学看来依旧是一款划时代的可靠武器,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好东西。 至于陆军那边要求的小口径连发步枪,虽然更好,但是那不还没搞出来嘛,没搞出来的东西说的再好听也没用啊。 可以说,二五步枪的大规模装备服役,是和罗志学的直接支持分不开的,没有罗志学的支持,近卫军不可能来个直接换装,陆军那边也不可能捏着鼻子认下了……直到如今,陆军里不少将领还是希望用更成熟可靠的管内弹仓技术作为过渡,嗯,最好是十九型步枪管内弹仓版本! 等到二五步枪的批量生产版本搞出来后,罗志学还拿着这款步枪进行了几次实弹设计,说实话感觉不咋地…… 这玩意后坐力太大了,而且也挺重的。 没办法,这年头的枪都这样,采用11毫米黑火药子弹的步枪,同时还要兼顾拼刺刀功能,又追求大射程,所以标准版的步枪,枪管都普遍比较长,重量比较重。 十八型步枪是长度一米二八,重四点五二公斤;十九型步枪是一米二五,重四点四七公斤;二五步枪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