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同以往的大楚经济模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同以往的大楚经济模式 (第5/10页)

明王朝官方亲自下场,啥行业赚钱就垄断什么不一样,大楚帝国是通过官方引导,扶持民间资本投资。

    官办企业虽然也有很多,但是只涉足国防以及民生产业,国防不说,而民生基本也只涉足了两个行业,一个是粮食,一个是盐业。

    甚至就连钢铁都没有进行垄断专营,更别说什么茶叶,瓷器,纺织这些产业了。

    对于一些轻工业,官方非但没有垄断,反而是大力扶持,鼓励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如今大楚帝国里踊跃出现的大量新式纺织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

    如今大楚帝国的机制布,依靠着物廉价美已经成为了不仅仅畅销国内,而且也成为了拳头出口商品。

    大量来到大楚帝国进行贸易的船只,除了购入瓷器、丝绸、茶叶等传统华夏出口商品外,机制布也成为了他们大量购入贩卖的商品。

    此外随着大楚帝国逐步控制了西北地区,也就是陕甘地区后,获得了大量的羊毛来源,因此毛纺业也是迅速出现,其高端的毛呢料也成为了出口商品之一。

    怎么说呢,大楚帝国的工商业模式,是以官办企业控制专营至关重要的国防、盐业、粮食行业这三大行业,这三大行业不允许民间资本投资,也不允许地方财政投资,只能有工业部自行投资。

    重要行业,比如钢铁,矿务,机械,造船这些重工业以及少量关乎民生的轻工业,则是官方投资为主,但是官方资本也不会进行垄断……民间资本要进行投资,官府还相当欢迎,只不过重工业投资投资大,回报也比较慢,所以民间资本暂时涉足不多,多是一些小矿山,小炼铁厂,小机械厂什么的,影响暂时不大。

    而轻工业上,尤其是不影响国防安全以及民生的行业,则是官方少量投资引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