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八百二十八章 曼谷的恶性竞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八章 曼谷的恶性竞争 (第7/9页)

讨论的诸多话题其实就是和这个人口有关系。

    如何让当地承载更多的大楚帝国人口?

    水利部的官员们最先提出来了核心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想要提高当地的人口承载能力,养活更多的楚国人,那么在南洋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只是吧,虽然大家都认同要在当地建设水利设施,然而水利部的官员野心太大,动不动就说上亿楚元的水利投资,然后一票内阁官员们就很不爽了。

    你一弱势衙门的负责人,哪来的勇气一张口就是上亿楚元经费啊?

    大楚帝国的财政预算可是有限的,除开军费以及皇室经费之后,内阁能够动用的经费也是有限的,而且绝大部分都得用在国内各方面的支出。

    如各种农业补贴,水利建设,教育费用,部分工商业扶持等。

    最后还有不可或缺的,行政本身的经费……统治本身也是需要成本的,这一大票官员总不能让他们喝西北风啊,他们都是要拿工资的,也需要办公经费的。

    这么一算下来,国内要花的钱就已经够多了,可没多少钱能够拿出来用于南洋大开发的专项经费。

    又有人说可以发行国债,用于专项经费,但是又被其他人给反驳了。

    说是帝国各种名目发行的官办债券已经能太多了,比如铁路债券,各种建设债券……这些债券虽然名目不一,但是整体来说其实还是国债。

    你不能因为铁路总公司发行的铁路债券,名义上是公司债券,然后就不管啊……全天下谁都知道铁路总公司只是挂了个公司的牌子而已……铁路总公司的督办,那可是从二品呢……和一省巡抚的品级相当。

    各金融机构以及普通老百姓购买铁路债券,信任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