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四章 印度贱民在非洲 (第6/9页)
规军制式装备,莱哈尔他们之前在印度的时候,最早的时候使用的是出口版火绳枪以及长矛,组成的是冷热交替的军队……但是楚军实际使用后发现这种军队真心不好用…… 战斗力不咋地,随便执行什么任务都是死一片……对于楚军而言,训练印度士兵也需要成本的,这老死那么多,训练成本就比较大了。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仆从军里的士兵虽然都是印度贱民,但是所有军官都是正儿八经的楚国人。 这些楚国人军官们,从军的那一天开始接触的都是各种线列战术或之类的东西,你让他们指挥使用火绳枪以及长矛的军队……说实话他们真的不太擅长! 最后没办法,把火绳枪和长矛什么的撤编了,然后给他们装备出口版的燧发枪以及出口版火炮,这样使用的都是线列战术以及步炮协同,楚国人的军官们指挥起来就方便熟悉了。鰰 战斗力上去了,伤亡也小一些,成本也降低了。 因此目前印度方向驻扎的数千名印度军团仆从军,使用的都是出口版燧发枪以及火炮,战斗力还凑合吧。 只是莱哈尔他们抵达非洲后,上头就给他们换装了制式的火帽击发枪以及制式火炮。 这是因为印度军团在印度的时候,自然得防着他们造反之类的,武器装备能够给个燧发枪就不错了。 但是印度军团到了非洲后,他们和楚国人一样都是属于外来者,都是欧洲殖民者以及当地土著的敌视对象……在这种周边都是敌人,没有本族人支援的环境下,就算背叛了楚国他们也活不久。 甚至一旦出现背叛后,他们被楚国断绝了后勤支援后,他们立马就会粮尽弹绝。 也就是说,印度军队到了非洲后,其叛乱风险大幅度降低,因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