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七百九十四章 历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四章 历史 (第4/11页)

    吴金堂看见己方火炮已经准备妥当,再看看对面的数十名土著士兵已经越过五百米线。

    在这个距离上,六十五毫米野战炮已经具备一定的杀伤力,尤其是如今楚军的滑膛火炮,哪怕是实心炮弹也广泛采用木制弹托,以增加炮弹发射时候的气密性,以获得更大的膛压以及出口动能。

    由此也带来了更大的射程和威力。

    不过楚军的木制弹托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早期的弹托已经不一样了,最大的特点就是楚军的新型的木制弹托并不是和炮弹永久性固定在一起,炮弹出膛后木制弹托就会和炮弹分离。膒

    和炮弹连接的部分其实并不算太牢固,平常时候用手一拉就能拉出来。

    这一开始只是为了方便在战场上临时更换弹托,搞出来比较松动容易更换的弹托,但是实际使用后却是发现这种不牢固的弹托在炮弹出膛后,就会因为风阻而脱落,继而让炮弹减少风阻,获得了更大的速度和动能,进而增加威力。

    于是乎楚军干脆就专门进行了试验和研发,最后设计出来了一种炮弹出膛后,就会和炮弹直接分离的木制弹托。

    毕竟木制弹托的作用,只是为了火炮发射的时候的气密性,如果是榴弹的话还需要稳固炮弹出膛时候的角度,以确保榴弹内的金属圆盘引信被点燃。

    而炮弹出膛后,木制弹托就没什么用了,甚至还会成为拖累。

    因为圆球形炮弹出膛后,炮弹会出现不规律的快速翻滚,木制弹托的存在会让弹道变的更加复杂,并且影响精度,同时还因为弹托增加风阻,进而影响威力。

    所以楚军在实际使用经验里,最后搞出来了分离弹托。膒

    随着一声炮响,一颗实心炮弹就从炮口飞出,炮弹刚出炮膛呢,炮弹尾部的木制弹托就在风阻的作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