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五百九十四章 购买金兰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四章 购买金兰湾 (第2/7页)

 比如看似和大楚帝国贸易数额比较大的大城王国,别看他们购入了大量的大楚帝国货物,但实际上大城王国的很多商人都是二道贩子,他们从大楚帝国购入了丝绸和瓷器等国际贸易市场上的抢手物资后,转手就会卖给欧洲商人或者是西亚北非等地区的商人们。

    而真正进入大城王国市场里的丝绸和瓷器并不多。

    再比如印度方向,大楚帝国凭借着廉价而质量上佳的机制布,在前期迅速抢占了印度的一部分市场,但是市场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上不去了。

    为什么?

    因为印度当地的那些王公,商人们开始抵制大楚帝国的机制布了。

    值得说明的是,印度地区本来是棉布出口的主要地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等,他们之前就是从印度地区进口棉布,然后买到东南亚市场,再购入香料等货物卖给华夏,再从华夏购入丝绸,瓷器等物资运回印度乃至欧洲。

    非常典型的三角贸易。

    然而大楚帝国崛起后,大量的廉价机制布,直接冲击了印度半岛的棉布市场,不仅仅抢占了东南亚地区的棉布市场份额,甚至反过来渗透进入了印度地区。

    荷兰人,葡萄牙人乃至英格兰人以及印度当地的一些土著商人们,他们从东南亚地区或者干脆前往大楚帝国购入大量的棉布,然后运回了印度进行销售,再把印度地区的棉花运到大楚帝国进行销售。

    如此一来,印度地区的大量纺纱织布的从业人员,不管是织工也好,商人也好都是倒了大霉。

    当自己的利益受损后,当地的商人以及官员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开始用各种办法禁制大楚帝国的廉价机制布进入当地的市场。

    这也使得了大楚帝国的机制布在印度地区的销量增长速度受到了限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