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五章 松华书院 (第5/6页)
么小门小户,收入除了学费外,还有士绅们的捐赠,不敢说不差钱,但是修个校舍什么的轻而易举。 但是师资就不好搞了! 这年头懂得数理化的可不多,而且都很抢手,抢人既需要人脉,更需要提供良好的待遇。 最早期的时候,整个大楚帝国里懂得数理化的没几个,大多还是一知半解,而这些人基本也都被官方一股脑搜罗了起来,充当了最早期的师资力量。 后续就是官方四大院校培养的理工科人才了,两所军校的不用说,基本都进入了军方任职。 而皇家理工学院培养出来的,要么留校任教,要么跑到了工业部下属各大企业里任职,嗯,都是官员是身份。 国子监学院培养出来的,同样进入了官场,按照所长被安排到各部门任职。 也就是说,四大院校培养的人才,甭管是理工科还是纯文科,基本都当官去了,没几个流向社会的。 而在这个过程里,其实也涌现了一批自学,民间书院培养的数理化人才……只不过这些人才水平都比较低,很多都是属于照本宣科的层次。 然而就算是这样,那也是抢手得很,各大书院以及官办的中学都在大力邀请。 松华书院内现有的师资力量还算可以,但是用来申请初级中学的办学资质是够了,而距离高等中学还差了一些。 但是现在新式人才的价格一天比一天高…… 官办中学还好,人家能直接给官身,只要入职就有品级,从此吃皇粮,甚至还有机会挑出官办学校的层次,直接进入地方衙门的礼教科/处任职。 这种待遇,是民办书院给不了的,所以他们想要高素质人才,只能砸钱! 既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