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六百零五章 橡胶种植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五章 橡胶种植园 (第2/9页)

楚邸报报道出去的,真要弄一堆破破烂烂的村子给罗志学看,这不是给大家都找不痛快嘛,事后还怎么进行宣传啊……难不成要在邸报上说,大楚帝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营养不良,时不时还饿死人才是真的?

    肯定不行啊。

    罗志学并不排斥他们作秀,而是觉得都提前作秀了,这农村也就这个水准,那么没作秀之前呢?还能看?

    再说了,其实罗志学也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治下大部分民众的真实生活情况的。

    最简单的,那就是通过粮食产量数据以及人口数据进行叛乱。

    这些数据虽然也准确不到那里去,大范围的数据也很难搞,但是如果只是少数地形的准确数据还是能够搞到手的。

    然后你就可以得到部分地区的人均粮食水准!

    要判断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经济数据你都不用看,只看这个人均粮食就行了。

    说这个数据之前,先来看一下后世华夏地区的人均粮食水平,建国第一年是两百公斤多一点,过几年恢复正常生产后大概有两百八十公斤左右,再往后几年一度涨到三百公斤,后续几十年里反复波动,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后才达到四百公斤的水准并开始停止增长。

    到了二十一世纪后之所以在四百公斤左右波动,是因为rou食、植物油等副食开始增加供应限制了主粮的消耗。

    四百公斤主粮的人均消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少了不够吃,多了也吃不下,一般都是增加rou食等副食供应。

    再说其他地方,比如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各国,其中日本长期维持在两百几的水准……

    同时期欧洲地区的几个列强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