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七百五十六章 平衡和派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六章 平衡和派系 (第5/9页)

制度,其他官员要是敢提出来取消,你真以为翰林院掌院学士是吃干饭的啊,人家可是参务大臣……此外在大楚帝国官场里,翰林院内的诸多官员们,是一股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而名声在外的秘书系,那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除了秘书系外,翰林院里还足足有四十多个科呢,通常能入选翰林院的一般也是以年轻或中年等前途比较远大的官员为主。

    这些人来来去去,总人数挺多的,后来身居高位的也不少,由此形成一个个小派系。

    最后的参务制度就更不用说了,谁要是敢对参务制度有意见,那就是和帝国内权势最显赫的九名参务大臣以及二十多名协办大臣们作对。

    诸多种种,都意味着现行的政治构架里,已经存在着大量的既得利益群体。

    而这些人,会自发的维护这一套政治制度的运行。

    哪怕这套政治制度是自古以来皇权最为集中的制度。

    但是他们依旧会坚定的维持下去,因为这里头有着他们自己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诸多朝代想要进行改革都困难重重,会引来大量反弹的缘故。

    这和改革方案好不好没啥关系,而是因为但凡改革,那么就会伤害到一部分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那么这部分人就会反对。

    目前的大楚帝国其实也差不多,依靠罗志学的威望以及威慑力,倒是可以进行一些修修补补的改革调整,而是想要搞大动作,甚至巅峰现有政治格局的动作也是非常的困难。

    等到罗志学死了以后,未来的大楚帝国如果想要进行改革,对核心构架进行变动的话,那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性。

    哪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