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四章 钢铁大突破 (第11/13页)
大楚帝国在统一战争早期就开始大规模采用这一方式进行生产青铜火炮了。 青铜火炮在前装火炮时代这一时期里,除了贵没啥缺点。 但问题是,贵这一缺点在大楚帝国里也不算什么……一门115毫米青铜火炮不过数百楚元而已……这对于一个中央财政收入超过一亿两千万楚元的帝国而言。 表示随便从手指缝里漏出来一点都能采购几千上万门…… 所以大楚帝国军方宁愿选用价格更加昂贵的青铜火炮,也不愿意使用铁铸火炮,哪怕两者价格相差好几倍……不仅仅陆军是清一色的青桐火炮,就算是海军那边也是广泛使用青铜火炮。 海军使用的火炮都是口径偏大,而且数量众多,比如金陵级三等战列舰以及后续改进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火炮的配置都是一样的,分别是下层甲板二十六门170毫米舰炮,上层甲板二十八门130毫米舰炮。 此外在船首、船尾楼以及侧舷位置,还一共部署了三十门的一百毫米舰炮,不过这些地方并不算是全通式甲板,这也是为什么大楚帝国海军的金陵级战列舰,被归类为三等战列舰的缘故。 因为这玩意只有两层全通甲板。 而在大楚帝国海军的分类里,一等战列舰和二等战列舰,是拥有三层全通甲板的主力战舰。 只不过金陵级战列舰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让这种看似只有双层甲板的战列舰,却获得了比肩三层甲板战列舰的战斗力。 然后价格还不贵…… 这种战舰,在性能以及造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