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历史:黄河成功改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历史:黄河成功改道 (第7/12页)

下游也就是大清河的防洪压力。

    而且还能够作为秋冬枯水期的时候水资源源头,持续为大清河,沿途的运河提供水量,保证沿途的航运以及灌溉不绝。

    整个黄河改道工程,不仅仅是为了不让黄河之水施虐淮河,导致江北,安庐,河南等地大规模的洪涝,同时也是为提升黄河的航运价值、灌溉价值。

    所以,整个黄河改道工程里,除了大量的防洪工程外,实际上还有大量的灌溉工程,沿途可是挖了众多的灌溉水渠,引导黄河水灌溉山东大片区域,以提升当地的粮食产量。

    而整个工程里,实际施工量对比后世的话,其实也不算大,因为大楚帝国采取了扩大扩建降低施工难度的缘故。

    官方把沿途大量的人口进行了迁移,搞出来了众多的蓄洪区,甚至都打算搞一个大型的人造湖泊……而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地方的。

    怎么说呢,雨季时期的黄河之水虽然多,但是只要蓄洪区搞的足够多,也是能够驯服黄河的。

    唯一的麻烦就是要迁移沿途大量的人口,这种事放在普通封建王朝里根本做不到,因为这是直接涉及近百万人口的迁移,最关键的是和平时期的话,需要迁移的人口根本就不止百人,而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

    也就是大楚帝国立国初期,北方地区常年受到天灾人祸,山东地区更是频繁遭到各种天灾人祸,当地人口已经不算多,新河道沿途需要搬迁的人口自然也就不算多。

    而且大楚帝国敲定黄河改道工程的时间非常早,老早就开始迁移了。

    要不然的话,如果拖上那么二三十年,哪怕是大楚帝国国力强悍,也不可能这么搞。

    毕竟那可能是涉及上千万人口的迁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