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八章 就是它,立刻买它 (第3/10页)
出来的雷酸汞作为击发材料以取代燧石。 不过当时进展不大,主要是雷酸汞稳定性太差,腐蚀性也非常强,这对于稳定性要非常高要求的军用装备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后续几年里,他们一直都是在琢磨着如何安全、稳定、高效的把雷酸汞应用起来。 直到了承顺二十一年的时候,火药研究所里成功的搞出来了铜制火帽,这才让新式步枪的研发走上了快车道。 枪械研究所这边设计了新枪支,新的击发机构,经过了一系列的测试改进后,最终搞出来了如今正在测试的样枪。 而实际测试的结果也是让他们大为振奋。 测试过程里,其他什么射击精度、威力之类的不重要,反正都是滑膛枪,好也好不到那里去,差也差不到那里去。 他们真正关注的是击发率! 陆军军械部方面当初敲定新枪的研发项目时,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要大幅度的提高新枪的击发率,至少要比现有的十三年式燧发枪的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击发率高一截。 同时还要求控制成本之类的,毕竟不能搞出来用不起的步枪不是。 大楚帝国的制式步枪,那都是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的生产的,对成本很敏感的,贵一两块钱,那最后算下来就要多出一两百万……如果贵个十块八块,那么就是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额外支出。 因此军方对步枪这种大量生产的制式装备的成本,一向来都压的很死。 这也是军方搞火帽击发步枪的直接原因,因为他们经过前期的技术论证后,认为这东西只要搞出来,那么就可以和十三年式系列步枪无缝改装。 而且改装成本不高,只需要把枪机换掉就行了,其他的都不用改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