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88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2节 (第3/8页)

大楚帝国里的学校一般分为男校以及女校,就算是男女同校的学校,但是也会分为男校区以及女校区。

    虽然这会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但是很多传统的东西是没法短时间改变的,只能是慢慢来。

    这个过程里,大量中上层阶层的女孩子都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如孙旭之妻孙孟氏,就是典型的中产家庭之女,从小上女校,最后中学毕业。

    陈家嫡女自然也不例外,哪怕是落魄的陈家,那也比那些所谓的中产家庭强无数倍,陈家嫡女小时候接受家庭教育,稍微年长后入读颍州女子中学,如今中学已经毕业。

    值得注意的是,大楚帝国里的女性教育其推动者除了官方外,工商界也是在极力推动……至于为什么?

    一名小学毕业的女工,比文盲女工更好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男性青壮可以进入工厂,为资本家赚取利润,女性自然也可以!

    甚至一些工商界的大佬们在畅想:如果女性都接受了基础教育,然后劳动力市场上除了男人外,还有无数的女人……这就相当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应直接增加一倍,根据基本的供需理论,当供应大于需求的时候,这价格自然会下跌……

    这也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而赚取更多的利润。

    就算是男工人的薪资,也会因为大量女工的存在而降低……

    所以,大楚帝国里推动女性教育的最大社会团体,是“大楚帝国纺织业协会”,每年都会卷子大笔资金用于发展女性教育,尤其是建立了大量的女子小学……至于女子中学这些,乃至女子大学,他们就不搞了……毕竟纺织业需要的是大量的且廉价的低端女工用来取代男性纺织工人,不太需要什么女性管理层和女性技术骨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