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六百六十八章 商业铁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八章 商业铁路 (第4/8页)


    食盐就是其中的典型!

    大楚帝国的盐业,其盐务公司所缴纳的各种税收以及上缴财政的利润加起来,每年都有两千多万呢。

    也别觉得多,这盐政收入对晚清的盐业收入就是小巫见大巫。

    晚清时期的盐税收入巅峰时期达到四千多万两,而且重点是这仅仅是清王朝官府所收上去的盐税,并不包括盐商们的利润呢,如果算上盐商们的利润,那么这个数字更恐怖。

    而大楚帝国的两千多万盐政收入,是盐税以及盐务公司利润加在一起的数字。

    大楚帝国治下的民众们,其食盐的经济负担,可远远没有传统封建王朝那么大。

    然而饶是如此,这也能大楚帝国贡献了两千多万楚元的收入。

    由此可见垄断一个人人必须的基础行业,其利润有多么的庞大。

    除了盐税外,还有其他几个特殊税收,比如茶叶税、生丝税,之所以把这两个行业单独拿出来,是因为这两个产业比较特殊,传统上一直都有针对这些行业单独收税的传统,大楚帝国也只是延续下来而已。

    各种各样的工商税收入,让大楚帝国的工商税收入早就超越了农业税收,并达到了现在的占据总税收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两亿六千多万税收里,百分之八十的税收都是工商税,这种税收比例结构,放眼过去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做到这一点。

    但是大楚帝国却是做到了。

    而越来越多的工商税收入,支撑起来了大楚帝国的南征北战;大规模修建防洪灌既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能够救灾赈济;能够搞基础普及化教育;能够持续的投入扶持工业发展;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能够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