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6节 (第3/9页)
美洲那地方,争夺起来成本大,风险高,而且市场总量还小。 而这,其实也才给了北美汽车公司生存空间。 回头飞机行业这边,同样也存在地方贸易保护问题……农用飞机这一块上,美洲当地各省官府肯定支持美洲飞机公司的。 至于其他飞机公司,你们又不来美洲设厂,不提供就业和税收……还要来抢美洲飞机公司的业务,破坏当地税收和就业,当地官府肯定看你不顺眼。 因此其他四家飞机公司想要在美洲展开农用飞机业务,难度还是不小的……这甚至都不是你飞机行不行的问题,而是你在美洲有没有工厂的问题。 当然,类似的问题其实也存在于东亚本土……东亚本土的省份可多了去,这里头的四家汽车公司,每一家背后都站着好几个省的支持呢。 河北以及山东,山西这几个省份的公务车辆,那都是清一色的唐山汽车公司的汽车……反过来,东北各省的公务车辆,也是清一色的辽东汽车公司的产品。 而长三角地区的话,松河汽车公司的产品占据了当地公务车辆大部分的份额,不过因为其他汽车公司也在长三角设立了工厂,因此多少也占据了部分份额。 至于两广地区乃至南洋地区,这些地方是李氏动力公司的自留地……其他汽车公司的产品哪怕再好,也基本进不了当地官府的公务车辆采购市场。 倒是在一些没汽车工业,也没啥重要零配件供应企业等利益牵制的中立省份,五大汽车公司都展开了充分竞争,而竞争过程中当地官府也好,官府用车五花八门,基本哪款车便宜,哪款车性能好,哪款车返点多就用什么,没有什么统一的规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