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10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1节 (第3/9页)

故。

    此外,大楚帝国里的参务大臣制度也有相应的改变……在承顺四十九年的时候,罗志学随着年纪大了,并考虑到未来太子陆续接班掌权的问题,开始对参务制度进行改动!

    其中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改动就是,对参务院进行扩大……而且增加的名额是给文官方面的。

    帝国里的参务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帝国里最重要的制度,也是最核心的制度……因为大楚帝国里的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才是真正决定这个庞大帝国诸多战略决策的人,同样的……参务制度也是罗志学这个皇帝直接掌控帝国,维持皇权不坠的核心制度……

    参务大臣权力固然大的惊人,但是来去只需要皇帝一句话而已……不需要前明时代的廷推,也不需要搞什么百官推举……皇帝可以直接决定!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的程序都非常的草率……甚至谈不上多正规,因为没有任何正式法律意义上的任命书之类的东西。

    有的只是一道中旨,召某臣子进入御书房参赞军政事务而已……这也是‘参务大臣’这个名字的来源……

    罗志学高兴的话,都能找条狗进入御书房参赞军政事务……不高兴的话,也可以把某个权势滔天的权臣直接打发出去……甚至都不需要什么正式的免职程序,只需要一道中旨让他以后别来御书房就行了。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

    在现实里罗志学不可能这么干,每一次任免参务大臣,乃至协办大臣的时候,罗志学都是需要经过慎重考虑的……这背后往往关系着帝国未来的战略走向,帝国内部派系政治斗争,地域利益或行业利益集团的利益……

    这些高级官员们基本都是各自派系里的旗帜人物,利益领袖……你看似动的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