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域重镇伊宁 (第3/10页)
很多人也是优先选择去辽东,辽北,黑水省南部又或者是漠南省南部等地区。 自愿移民的民众还是不多,更别说去海外或边陲之地了。 所以这些地方里的移民,除了商人、少量要钱不要命的亡命之徒冒险者,流放过去的罪犯,就是官方组织的移民了。 南洋地区如此,黑水省北部(黑龙江以北等地区),漠北省大部分地区等等都是如此,普通民众基本不愿意去,只能靠官方移民填充当地的人口数量。 不过考虑到移民成本,包括流放罪犯的成本问题,官方移民也不算多。 如此情况下,在本土的大部分边陲地区里,大楚帝国其实是采用军事屯垦的方式来增加当地的实际控制力的。 这一套军事屯垦体系,最开始在东北地区开始施行,当时在击败了东掳,初步统一东北地区后,大楚帝国陆军把当地驻防的大量兵力用于就地屯垦。 一开始屯垦区域只局限在东北平原,后来又在黑龙江沿岸,包括其支流松花江,嫩江等地进行筑城、军事屯垦。 通过大规模的军事化屯垦,大楚帝国在短短几年里就在东北地区彻底站稳了脚跟。 这种站稳脚跟并不是指单纯的军事存在,而是指当地已经能够出产足够的钱粮来维持当地的军队消耗。 也就是说,后续大楚帝国已经不需要从关内调运粮食前往东北地区,以供应给当地驻军。 甚至还有富余,供应其他地方的驻军。 而当驻军自行解决口粮问题后,那么东北地区的民间口粮压力就小多了,这民间的粮食也就有了富余,而有了富余的粮食后也就能够作为更多移民的口粮了。 军事化屯垦,对于目前的大楚帝国而言有极大的好处,不仅仅是能够让军队自行解决一部分口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