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人造小行星 (第3/4页)
靠的问题,我们针对性的进行了优化!” 整个人造小行星,总共有三层设计。 从球心开始计算,第一层是生态循环系统层,月宫三号的将在这里被完美复刻,这里将来就是维持整个第二第三层生态的地方。 第二层是居住生活区,能够供至少20万人生活。 前两层都是和核心直接连接,并且有专门的设备维持自转。 第三层通过几根巨型的连接柱和支撑结构,像是陀螺仪的外圈一样,不参与自转。 这一层分为两面,朝向宇宙的一面是专门给飞行器提供停泊点的地方,并且在这上面可以部署相应的武器和动力系统。 朝向球心的这一面是部署太空工厂的地方。 而巨大的支撑柱,就能够充当往返于人造小行星之外的电梯! 人造小行星的半径大概是400米,整体呈一个规整的圆形。 当然这还没有算上外部伪装的陨石层。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可以用史无前例来形容。 工程的建造很简单。 主要由地球负责生产配件,然后运到太空进行组装。 而太空工厂负责辅助生产,顺便验证一些生产的理念。 国家机器一旦发动起来,执行力简直就是恐怖,原本供给南疆的两台可控核聚变机组,直接被征用了。 核心的框架也是直接被造了出来,八个反应堆就将镶嵌在其中。 拿到图纸的各个部门也是开足了马力,全力的进行了生产作业。 吴议员在紫金阁亲自做出指示,全国上下抓紧生产,争取在一年之内搭建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