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4/5页)
继续转移作战,非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给江南地区的百姓招致更残酷的灾难和报复。 所以,于谦最终决定,就停留在舟山,哪里都不再去。 这就是最后的终结了。 正如在未来,面对夺门之变,他掌控兵权,明明拥有可以摧枯拉朽、制止一切的实力,却为了维护社稷稳定,而按兵不动,牺牲己身。 这一次,他同样在最后惨烈的落日余晖中,走向了自己选择的决绝终局。 宁正而毙,弗苟而全,正是如此。 …… 南明永历位面。 永历皇帝看着这一幕,转头去问上首的郑成功:“延平王,还要去问于谦要不要带着平虏军,转航台湾、吕宋吗?” 郑成功长叹一声:“不必了。” 于谦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郑成功身边有着详尽的台湾和吕宋地图,每一处细小的路线和堡垒,都了如指掌。 在他的计划中,如果不是本次天幕出现,他将先后收复这两个地方。 台湾沦落在荷兰红毛鬼手中,百姓受尽屈辱,不断起义。 吕宋岛被西班牙人占据,岛上华人屡次遭到大规模屠杀。 郑成功勃然大怒,早有挥师报仇的念头。 为此,他制定了详尽的调查与作战计划,也打算接下来自己进入崖山海战副本,就直接带着崖山军民远航。 即便是后世魏源的《海国图志》,对台湾、吕宋二地,甚至澳洲地区,也不过泛泛之谈,远比不上郑成功知之甚详。 如果于谦愿意转航,他几乎有十成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