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7章 不干也不行? (第3/4页)
由此才萌生了要重用这个侄儿的想法。m. 毕竟对于老朱这种寻常百姓出身,乡土观念又很重的人来说,没什么比能干的亲人更靠谱了。 朱文正嘴上是答应了,可心里却十分谨慎,朝堂是个大染缸,混不好身败名裂的人多了去。 他便借机又问道: “侄儿从未去过中书省,没有经验,具体要我做些什么,还望叔父多指点!” 这句话其实也是在试探,朱元璋的真实意图。 老朱倒是显得很大方,直接说破道: “叔父要你进中书省,并不需要你做多少事情。 你处事沉稳,人缘不错,跟李善长和刘伯温都能聊得来,背后又有叔父撑腰。 只要你能站住脚,平衡好各方势力,稳住朝局,就是大功一件。” 说完,朱元璋顿了顿,又特意叮嘱道: “比如刘伯温,现在处境艰难,该替他遮挡时,你就多担待点。 又如李善长,若是太出格,该让他收敛点,你也直管敲打!” 朱文正恍然大悟,难怪老朱要找自己出马,这活岂是一般人能干得? 李善长身为一国宰相,要是换个臣子,谁敢敲打他,只有朱文正这种皇亲国戚可以! 这就好比日后朱元璋封几个儿子为王,镇守地方,虽然没有半点权职,却可以在关键时刻,节制当地一切兵马。 最典型的莫过于朱棣,当时傅友德已官至大将军,荣耀无比,论资历和经验,更是远在朱棣之上。 可等傅友德到了北平,照样要归朱棣管辖,由朱棣统帅大军出征。 看样子,老朱是早有前科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