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_第382章 议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2章 议灾 (第3/4页)


    “回陛下!按奏折所讲,此次灾情为河南行省,兰考县县令上报。

    灾情到底如何,国家尚未查证,若贸然调动大量财力赈灾,恐造成巨大浪费,臣请先派人查证灾情,再决定救治方案!”

    胡惟庸一出手,就直接掐中要害,让朱元璋听完竟一时陷入了犹豫中。

    明初尚未形成完善的救灾体制,通常是哪里出现灾情,就由哪里的地方官上报。

    虽然看起来很方便,但这也有一个弊病,那就是遇上胆小怕事的地方官,为了避免救灾失败担责任,通常会故意夸大灾情,好得到朝廷足够重视。

    这势必会造成国力的严重浪费!

    等到了明代中后期,就明文规定,灾情只能由各省巡抚和巡按御史专报。

    即便是这两位,也不是随意上报,而要事先做足调查准备,以免误导国家方针政策。

    像蝗灾这种灾害,有时特别大,能一举席卷数省,时间长达数年,有时又很小,只在几个郡县蔓延,一年过去就消失不见。

    不得不说,胡惟庸说得也没错,明初国家还在到处打仗,万一弄错了灾情,浪费了宝贵的粮食,甚至能影响到几个关键方向上的军队补给。

    可朱文正却不这么想,作为一个曾经生活在知识爆炸时代的人,他对蝗灾也有耳闻。

    这种灾害通常出现在干旱过后,因为蝗虫是将虫卵产在土壤中的,干燥的环境十分有利于蝗虫繁殖。

    一旦出现干旱,蝗虫就会大量产卵,如果干旱过后,又开始下雨,那简直就是滋生蝗虫的天然摇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