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8章 勋贵子弟 (第3/4页)
批功勋子弟长大后,继承父辈的职位,就会对朱标言听计从,鼎力支持,朱标的位置自然不就坐稳了吗? 这就好比常凯申,之所以能大权在握,全仰仗当年在黄埔军校当了一回校长,桃李满天下,不愁没人支持。 要知道,明初许多功臣都是世袭罔替的,这批勋贵子弟的能量不可小瞧。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精妙,他为朱标的事情cao过许多心,比如任命李善长、徐达等众多的重臣担任太子老师,其实也是想朱标能被朝中大臣们接受。 但这都是些临时办法,而李善长等人又都是成年人,朱标却是个少年。 也许他们会尊重朱标,至于心里是否臣服,就只有天知道了! 但朱文正提出的这个思路却不同,抽调的都是跟朱标年纪相仿的勋贵子弟。 这些少年在一起,由朱标引领他们,朱文正在旁辅导,自然而然就能树立起威信。 “好!好!好!……” 朱元璋一连叫了几句好,又忍不住拉着朱文正的手,感叹道: “难为你为标儿费心了,此计甚好,你只管放手去做。若是效果好,日后也可从文臣中抽调一波子弟!” 朱文正同样心中大喜,这个办法还是他最近闲在家中,回忆种种,才最后想出来得。 只要运作得当,完全可以成为常例,就算朱标万一真的短命,新选出来的接班人,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建立自己的班底。 只要老朱不为儿孙接班的问题发愁,那将来自然会少杀许多人! 这也算一件功德无量的美事! 搞定这件事,朱文正便向后宫走去。 另一边,朱标几个早就在书房等不及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