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80节 (第7/7页)
会越来越重视,老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当然,八十年代流行一句话,那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老师那时候工资待遇确实比较低。胸口别着校牌去乘公车汽车,都能防小偷——小偷都不屑往穷酸的老师们口袋里伸手。 但到了一九八六年,《抢救中年知识分子》的提案引起了上头的注意,知识分子的待遇逐步提高;“有偿服务,自我改善”这八个字,也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过最初那十几年知识分子工资不高是事实。 所以尽管盛景说的是事实,为防别人因为她这话选择当老师,她又解释道:“不过我劝我表哥填报师范院校,是因为师范院校录取分数线要比同级别的大学低,生活补助高。不全是老师这个职业本身的缘故。” 因为运动时老师几乎都被批/斗,老师的待遇也不高,这时候的师范院校并不受欢迎,录取的分数线比较低。不像后世,考公考编流行,师范院校录取的分数比同等级大学还高一点。 这时候虽然才早上八点,太阳已是火辣辣的了。 盛景说到这里连忙把大家往屋里让:“都进屋说话吧,外面热。” “不了不了,我那儿还有一堆脏衣服要洗呢。” “哈哈,我也是。” 李建设不是他们大杂院的人,听到说考上了大学,大家过来凑个热闹,但终究事不关已,闲事听听就完了。 夏老太太慑于盛河川的身份,也知道盛家祖孙俩都不是好说话的,并不欢迎她进门,而且刚刚她还被盛景怼了,这会儿她也讪讪离开,没有跟进屋里去。 倒是陈坤推了陈常凯一把:“小景是个有见识的。你去跟他们多说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