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2 (第1/4页)
的稻苗进行嫁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种出收成更多的稻苗。” “如果先生真的将这种可以让亩产收成更多稻苗培育出来,那必定是天下百姓的福音。”姜元羲感慨了一声。 朱学真面上没有多大的骄傲自豪,仿佛培育出这种能收成更多的稻苗,于他来说是自身的使命一样。 姜元羲顿了顿,嘴角含笑的问道:“先生是否出身农家?” 朱学真手中压着稻苗的手一顿,他回头看着姜元羲,对上她那双清澈又仿若洞察人心的眸子,默了默,慨叹了一声,“想不到现在还有人知道农家。” 这不啻是在承认自己是农家中人了。 姜元羲顿时肃然起敬,向朱学真行了一礼,“三百多年过去了,想不到五娘竟然能遇到一位农家人,先生大义,当受五娘一礼。” 诸子百家中的农家,向来注重农生,农家中人大多数都是亲近农户、亲力亲为下田耕种之人,农家在数百年前就有很多子弟出任朝臣,当中的大司农更是农家的矩子,在京都大司农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籍田五令丞、有翰官、铁市两长丞,郡县中又有储仓、农监、都水等属官,这些人每逢春耕都会亲自去乡里之中教导农户种植,其时的农家中人多有百姓拥戴。 然数百年过去,如今北梁的大司农由五姓之一的卢太爷亲任,姜元羲忆起卢太爷养尊处优的样子,又想起如今为百姓指导农桑的农监、都水等属官乃多数是世家子担任,心中一摇头。 就是她头上几个哥哥,要是问他们如何种植稻谷的,肯定得哑言。 兴许是姜元羲的尊敬施礼,让朱学真默然了半响,摇了摇头,语气有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