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37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74节 (第10/11页)

说。”

    文彦博捧笏:“契丹三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不是小数。据前线探子来报,数日之前在奉圣州有运粮士卒哗变,最近几日契丹粮草少了许多。依据估计,契丹大军实在难坚持下去了。”

    杜中宵道:“河曲路经略使孙沔,命刘几所部从山中前出,威胁契丹后路。为了防刘几袭击,契丹人安排了六七万大军,在金沙滩到怀仁一线防范。如果契丹粮草真出现困难,刘几可以出击,劫一次契丹粮草,前线就很难待下去了。”

    赵祯道:“契丹使节耶律仙童自洪基出兵,便就留在朔州,显然是观望。前几日,庞籍报耶律仙童要求前来开封府,看来契丹是不想打了,而想要善后。”

    耶律仙童和吴湛到朔州后,当时本来说要到开封府的。耶律洪基出兵,突然又说不来了,一直留在朔州。庞籍懒得理他们,一直避而不见,就在朔州养着。前几日,耶律仙童突然提出,要到开封府来与宋朝谈判,显然契丹是不想打了。

    当初耶律洪基在大胜重元之后,一怒之下,兴大军进攻朔州。结果事与愿违,现在骑虎难下,形势对契丹非常不利。如果不能与宋朝迅速谈判,大军一退,宋军可能会趁势进攻。

    杜中宵道:“兵书云,不可因怒兴兵。此次契丹攻朔州,便就是犯了此忌,在马邑骑虎难下。耶律仙童要来京师,想来是得到了洪基消息,这仗打不下去了。契丹人想趁大军还在马邑的时候,与本朝商谈停战,不会太难看。如此,我们倒是不急着谈了。”

    赵祯道:“太尉以为,暂时不谈,又应该如何?”

    杜中宵捧笏:“此时契丹只是稍有困难,还不到不得不撤的时候,这个时候与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