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风雨大宋 第151节 (第10/10页)
修,再也没有重现过那时的景象。唐朝前期天下稳定的时候,曾经短暂恢复,后来经过晚唐五代乱世,此时一片荒凉。这一带近千年的时间,再也没有达到两汉时的人口规模。 周围也零星有一些村落,多位于交通要道上,规模很小。大片荒废的农田,满是荆棘棘。 离着青台镇不远,堵水东岸,是杜中宵选出来的一片营田示范地区,自己亲自管理。被选定地区如果有农户,要么迁走,要么并入营田务,行政区划和农业布局完全推倒重来。 按既定的规划,一个村子五十户,十个村子恰好是一营,跟军队编制大致对接。 营也称指挥,是宋朝军队基本的编制单位,满编步军五百人,骑兵四百人。虽不整齐划一,天下军队大致如此。理论上讲,营是固定编制,再向上的军、厢,皆是临时编制,人数不统一,可以根据战争需要编组。统计军队规模,不管是枢密院还是三衙,都是按营数。 之所以称营,是因为这个规模的军队驻在一起,除非情况特殊,不会打散,驻地为营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营盘就是指挥的军营。不过这个年代,不但营盘是铁打的,兵也是固定的。 以方圆十二里为准,为规划的营田务一指挥的地盘。每个村子五十户,村与村相距约三里,中间为指挥驻地,其余九个村均匀分布四周。各村依地理环境进行微调,大的原则不变。 每户耕地以三十亩为准,原则上十亩水田,二十亩旱地。一村范围,耕地约占四成,其余为果园菜地,还有留出来的河滩、陂塘、草地,其余地为闲田。 杜中宵选出来的模范村落,占地方圆六十里,分为五个营,分布在堵水对面的平原上,一直延伸到东边的中阳山。一共两千五百户,大约相当于一个中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