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70节 (第2/12页)
,急忙上前见礼。 下马,到了菜地的营房,纷纷落座,谷指挥让人上了茶来。 谷指挥使五十多岁,到了铁监之后,没有精力去学新的东西,便来管理菜地。他是拣剩禁军,分到厢军后从都头做起,十数年才升到指挥使。自己心中清楚,没有什么前途,一心想的,是再过几年便就退役,拿着半俸回家颐养天年。 文官七十致仕,禁军士卒则是六十除役。大宋立国,文官致仕之后是没有俸禄的,上章致仕也大多都会被朝廷挽留,一直做到死。直到真宗皇帝,文官致仕之后才能再领一部分俸禄。禁军和厢军则是六十便可除役,拿半俸一直到终老。 这样的制度,文官一旦出仕,不管是不是老来致仕,基本不会再回乡。有的在最后做官的地方,有的则选近便之地,还有的特意选物价低的地方,做为自己安渡余生的地方。比如韩绛的父亲韩亿,就是在致仕的那几年,到许州置办田宅,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历史上的明清两朝,则是致仕之后没有俸禄,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没有退休金,强令官员回乡,给予免税免役等优待。中国人的家谱,大量都是追溯到两宋时期,除了百姓南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官员不回乡,在外边开枝散叶。 谷指挥使便是如此,到了铁监之后,在澧河南岸买了地,让家人打理。单等着自己除役,便就在叶县落户,至于远在天边的家乡,已经数十年没有音讯了。 饮了茶,谷指挥上前道:“官人,下官自受命打理菜地,颇用了些心思。今日天气晴好,不如去查看一番。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加以指点,下官命人去改。花圃在南边背风向阳的地方,正好顺路。” 杜中宵道:“也好。现在铁监人多了,rou菜供应不上,着实让人恼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