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14节 (第5/11页)
智明合十:“正该如此。贫僧此次前来,正是奉圣上之命,为信众讲经。” 作为相国寺的知客僧,智明当然不是佛法精深者,更多的本事是左右逢源。派他来,是因为尉迟三郎出身奴仆,虽然在中原住了不少日子,学习佛法,依然不脱本性。为了顺利建立起于阗国,需要一位耳聪目明,会来事的高级人物在他身旁。西域一带俱是佛国,当然是僧人合适。 智明官方的身份是于阗国师,在京城是右街鉴义,本就有官方身份,不是普通僧人。他到底是大相国寺高僧,佛法差一些,依然足以讲经。按照以前留下来的规矩,到了伊州,就该到大寺讲经。 出了车站,街面上突然静了下来,两旁摆香案的信众纷纷跪下,点起香火。一时间烟雾缭绕,仿如是在寺庙里一般。智明上前,双手合十,施礼答谢。 尉迟三郎和赵滋等人随在智明的身后,一路步行,进了城主府。 分宾主落座,智明道:“人说西域是佛国,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信众既多,又格外虔诚。将军可以揭榜,今夜我到宝成寺,讲解佛经,诸信众可以前去。” 赵滋称是。命令士卒上了酒来,为尉迟三郎和智明接风。 当晚智明讲经,第二日便离了伊州,取道高昌,一路向疏勒而行。一个多月后,到达疏勒,虽然桃花没开,春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郁了。 杜中宵帅人迎出城外,亲自迎接尉迟三郎和智明入城。到了城主府,分宾主落座。 请了茶,杜中宵对尉迟三郎拱手:“自胜州一别,不知不觉已是两年,大王一向可好?” 尉迟三郎回礼:“自入中原,圣上安排得当,甚是安乐。我本是奴仆之子,能够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