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48节 (第10/11页)
惟有严明了军纪,才能防这种事情以后发生。” 赵祯点了点头,对杜中宵道:“中丞以为,派何人去合适?” 杜中宵道:“侍御史吴中复,向有清名,不畏权贵,可以胜任此事。” 赵祯点头:“可。命吴中复与内侍押班王从善去韦州,查明此事,并约束军纪。枢密院再次行文狄青,命其严命部伍,不可扰乱军纪,荼毒百姓。若有不遵军纪者,可便宜行事!” 第70章 各有怨言 吴中复四十余岁年纪,宝元元年进士,已经为御史多年。为官清正,向不循私,是典型的杜中宵记忆中读到的那种古人文臣。他去前线,杜中宵担心的不是他查不出什么,而是查出太多问题。 临出行前,吴中复到了官厅,向杜中宵辞别。 吩咐吴中复落座,杜中宵道:“此去鸣沙巡查,并不容易。数十万大军在那里,一旦因为巡查而军心动摇,不是御史可以承担。你到了那里后,一切就该小心。” 吴中复拱手:“中丞是曾在前线领兵的人,于前线情势,比我们这些人明白得多。请中丞明示,我到鸣沙之后,该如何做?什么事是必须做的,什么事应该回避才好?” 杜中宵想了想,道:“大军作战,军心一定不能乱。你把握住这一条,遇到的具体事务,都三思而后行。此次前去,是因为驻军激起了党项反叛,此次事件的缘由一定要查清楚。查清楚了,才知道以后应该怎么避免。要我说,最好有个原则。多看、多问、多听,少说为好。” 吴中复道:“在下愚钝,还请中丞明言。” 杜中宵道:“青岗峡的事情,既有可能是偶然,也有可能是必然。换句话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