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94节 (第7/11页)
众将领一起应诺,骑兵慢慢向两侧移动。炮兵随着骑兵一起,到了侧翼。中间的步兵以营为单位拉开,前三后三,错落开分成六阵,直向来的契丹军阵冲去。 耶律佛奴在前,一骑快马过来,报道:“宋军骑兵分向两翼,中间步兵大队向我们冲来!” 听了这话,耶律佛奴厉声道:“宋军的步兵用枪,自来只听说善于守阵,没有听说过他们还善于冲阵!中间集中精骑,不惧生死,先冲散宋军中军!” 众将称诺,军中的精骑部队,慢慢集中到了耶律佛奴身后。 又前进了约两里路,前面已经响起枪声。身边的亲兵低声对耶律佛奴道:“将军,宋军的火枪极是犀利,重甲也能射穿。将军不可在前,以防不测!” 耶律佛奴愣了一下,没有说话,只是前进速度稍稍落后,把其他人让上前去。这么多年,宋军枪炮的威力契丹人当然一清二楚。要不是技术所限,实在造不出合用的火枪,自己也已经大规模装备了。其他的还好说,用火枪,无非是相当于士卒用的刀枪更长了。军中的长矛手长矛过丈,猥集一团,进攻时的威力也非常惊人。但问题在于,火枪不用聚在一起,威力惊人。两军交锋时,自己在前面,一个不好就被枪子射到。不同于弓箭,对于枪子来说,重甲根本没有作用。主将在前,一个不好就把命送掉了。 宋军在指挥使指挥下,依着鼓点,缓缓行进。看到前方的契丹骑兵冲来,主将一声令下,军队停下向前发射。这个时候,指挥使的差距很明显。开枪的时候,有的与敌人相距得太远,第一枪没有大用。有的太近,枪声一发,敌人已经冲了上来。当然也有指挥使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