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29节 (第1/10页)
王四郎拱手称是,与众人饮了一杯酒,连连道谢。 杜中宵看见,对陶十七道:“以前的汝州,一年发解数人,还没有现在的柏亭监发解的人多。看来这几年,柏亭监地方有钱了,跟以前确实不一样。” 陶十七道:“那是自然。看那边一家人,俱是世代种田,家里没有人读过诗书。若不是这些年地方有钱,他家里怎么可能有过发解试的人?” 杜中宵点了点头:“是啊,地方上日子宽松,能够拿出钱来办法,百姓得利。对了,现在柏亭监这里,学校多么?普通百姓子女,不知读书识字容不容易?” 陶十七道:“若是本地人,或者铁监的人,读书识字不难。不过,诗书本来懂的就少,大多还是进铁监的学校,学成了出来有碗饭吃。” 杜中宵点了点头。铁监的是技术学校,进去了只要认真学,几乎包教包会,比较容易。读诗书还是要天分的,不是什么人都读得进去。 进士考试,选拔的是官员,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虽然也会形成套路,造成集中某些地域家族,只要录取人数保证,还大致公平。现在这种情况,不用科举,用什么办法来选拔官员? 科举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考试公平这一点,就胜过其他办法。当然官员选拔出来之后,朝廷如何使用,就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了。前几十年由于恩荫太滥,造成冗官较多,随着这几年官员需求增加,缓解了许多。依叶县的情况看,其实还可以继续增加官员,科举选人还是显得太少。 随着经济发展,地方增加官员,就要有足够的官员来用。与恩荫相比,科举选出来的官员,还是靠谱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